● 商、西州:蘭陵美酒多用于祭祀、宴飲、封賞活動。然多為自釀自飲,時稱“郁鬯”、“秬鬯”,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有“鬯其酒”的記載,《尚書》《周禮》《史記》亦多有記載,近年蘭陵出土的酒器等文物也是證明。
● 戰國:公元前三世紀,荀子兩次出任蘭陵令,他以“人定勝天”,“省工賈、眾農夫”思想治縣,五谷豐登,百姓富足,蘭陵美酒的產量及生產工藝始有發展。
● 西漢:1995年發掘的江蘇徐州的獅子山西漢楚王墓,出土了大量文物,其中有三壇保存完好的蘭陵美酒,以及漢代玉質酒器一宗,被列為95年度十大考古發現之首。
● 北魏:我國古代著名農藝學家賈思勰著《齊民要術》,對蘭陵美酒的釀造工藝給予升華、提煉,載于文中,這是我國最早的釀酒工藝文獻資料。
● 北齊:蘭陵美酒為朝廷貢酒。蘭陵王高長恭是北齊后期文武雙全的棟梁之將、驍勇善戰,在一次決定生死存亡的著名戰役中,他率軍與周師戰于墉下,大獲全勝。班師回朝后,齊皇帝以蘭陵美酒犒賞三軍,并封高長恭為“蘭陵王”,“蘭陵王”便成為勇敢、智慧、勝利的象征。
● 唐:詩人李白開元二十八年游歷山東,途經蘭陵古鎮,寫下了“蘭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來琥珀光;但使主人能醉客,不知何處是他鄉”的千古絕句。
● 宋: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飲蘭陵美酒后,揮毫潑墨,寫下了:“陽羨春茶瑤草碧,蘭陵美酒郁金香”的詩句。
● 元:元代營養學家汪穎著《食物本草》,從營養學角度盛贊蘭陵美酒。
● 明:1561年,李時珍專程考察了蘭陵美酒后,在他《本草綱目》中給予蘭陵美酒高度贊賞:“蘭陵美酒,清香遠達,色復金黃,飲之至醉,不頭痛,不口干,不作瀉,常飲入藥俱良”。
● 清:順治年間進士、刑部尚書王漁洋,在《寄任同年》一詩中盛贊蘭陵美酒。詩曰:“陽羨六斑茶,蘭陵十千酒,古來佳麗區,遙當五湖口?!?/div>
● 1915年,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“巴拿馬萬國博覽會---太平洋國際博覽會”上,蘭陵美酒榮獲金質獎章。使這一傳統名酒名揚海外,譽滿神州,躋身于世界名酒之列。
● 1954年,周恩來總理把蘭陵美酒作為“國酒”帶到日內瓦國際和平會議上,招待與會各國首腦,再次提升了這一傳統名酒的國際聲譽。